疫情期间,宅家读书正当时。学校不仅倡导全体同学多读书,读好书,积极撰写读后感,而且也号召教师做学生的表率,一起在书海中遨游。
线上开学后,老师们以读书分享会这种特殊的方式,隔空相约,线上见面,进行寒假读书的汇报交流。让我们都来看看中年级部分语文老师的读书心得吧。
为教先学——读《礼记.学记》有感
韦海颜
《礼记.学记》全文短短的不到一千三百字,却是我国教育史上一篇教育科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记述了学习的方法、目的和效果,还论述了教育、教学及为人师表之道。我的老师曾极力推荐我阅读此书,可谓是教育工作者必读之书。原因种种,直到这个寒假仔细看完才真正领略到古代圣贤的智慧及文章的魅力所在。
《学记》讲述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段:“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文中所讲的教育教学第一原则: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也就是未雨绸缪。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积极的心态,把学生不好的萌芽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去掉,并往好的方向引导。反观自己教学经历,采用网络学习之初,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方式十分新奇。在好奇心驱动下,很快摸索出了学习群的匿名聊天功能,在群里发布一些对学习无促进作用的信息。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若不及时私聊最先发现此功能的学生,对他进行有效的引导,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同学跟风,继而对课堂学习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设置禁止匿名聊天的功能,在班级群鼓励同学们实名制大胆地表达对学习的见解,这不就是《学记》中所提到的禁于未发吗?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更加深刻。线上教学期间,了解到几位学生作业上交次数较少。有的孩子心里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在家上网课,老师又看不见,我不上也行呀!借助当周学习雷锋好榜样班会主题的思考题:“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我想不能停留在表面,我们真的要做些什么?”顺势给学生观看《网课照》的微信推文,使他们明白自律的会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就会遥遥落后。期望他们都是横空出世的黑马,而不是中途坠落的星星。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互动活跃的学生,还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反观疫情阶段线上学习,一节课四十分钟,包括二十分钟线上教学,二十分钟线下教学,我们无疑顿感时间的紧迫。总想着把所有知识点在快速地讲授,从而容易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孩子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让电脑另一端的孩子更觉缺乏现场课堂感。我们会容易犯“满堂灌”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个别同学疑难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去掉负能量,让他重新能量满满投入到学习中。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落下一个学生,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吗?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需要我们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学习群表扬课堂积极、作业认真的同学,引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我想更适用于我们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吧!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录制微课,寻找适合的教学资源,编写教案,研究网络课堂小技术。我们互相分享教学方法和经验,这无不是为了能给我们最爱的孩子更有效的引领。
文章读罢,细细寻思。这都是教育教学的精髓啊!原来我们的圣贤有真智慧,教学方法早已在经典里写得如此清楚透彻!此刻的我才明白,我的老师为何曾极力推荐我阅读此书,这真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读之书。
我愿做一个小小的“樊锦诗”
——读《朗读者》有感
沈小惠
最近央视的一档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看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宛如一本行走的书籍的董卿老师,不禁让我想到她主持的另一个节目--《朗读者》。节目的播出得到了观众极大的反响,而后董卿将第一季十二期节目汇编成《朗读者》一书。
十二期节目十二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让我们与心灵产生一次深刻对话。每一个故事、每一篇经典,都在让我遇见另一个自己。
在“勇气”一章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文物史学家樊锦诗。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她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五十四年间,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她为莫高窟的永续利用、永久保存倾尽了全力,被称为是“敦煌的女儿”。
她走过莫高窟大大小小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由她主编的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研究的集中展示。由于壁画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樊锦诗多年致力于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窑、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永久保存。樊锦诗为敦煌做出的贡献被季羡林先生誉为“功德无量”。
光环背后让人敬佩的是她的勇气和坚守,甚至是放弃。虽然她从小身体不好,到敦煌会水土不服,但却克服困难毅然前往敦煌。记得董卿在书中写道“当您从我们的红毯通道向我走来的时候,我心头一热: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里怎么会蕴藏着这么大的力量啊。”从插图可见,樊锦诗的个头不过到董卿的肩膀而已,可见这是多大的一股勇气支撑着她前行。敦煌外头居住环境并不好,房子是土的,干打垒,没电灯,连卫生设备都没有,甚至还有狼出没。但即使是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樊锦诗依旧选择了坚守,为了这一份坚守甚至对家庭、对孩子、对一头长发选择了放弃。为了坚守敦煌,她没办法与普通夫妻一般与丈夫日日相守;为了研究敦煌,她不得不放弃本该给予孩子的陪伴;为了保护敦煌,她放弃了女孩子的长发,留了一辈子的短发。樊锦诗对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的勇气和坚守让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或许没能力像樊锦诗一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而我们也应该学习樊锦诗的精神,她对敦煌的勇气和坚守,我愿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一个小小的“樊锦诗”,让自己的人生也能拥有小小的光环。
细节决定成败
——读《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有感
关惠洁
这个寒假里,呆在家里的我重新拜读了许丹红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许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读者们娓娓道来,从她的表述中我们能够看到许老师的优秀工作很大一部分源于她强烈的责任心和她敏锐的洞察能力。
许丹红在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悟到,细节对班主任工作的至关重要,于是,她抓住细节,在细节上大做文章,演绎出教育的精彩,这是最值得我钦佩和学习的地方。
记得学校开学前,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3月2日准备开启网上居家教学之旅。这是我教学十多年来第一次网上教书,古云:“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正适合我当时的心情。为了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能够及时学会如何网上学习,我除了及时开通QQ班群,把全班家长拉入群里,并把如何在群里学习的具体做法发布,提醒家长教会孩子如何上课运用基本功能。还提前在开学第一天前,在直播室面对面教孩子网上学习的基本方法,练习网上学习运用的基本功能,并且说明它的注意事项。孩子们对于网上学习的兴趣很浓,记得有一个孩子对我说:“真期待明天的网课,那是怎样有趣的一天?”当然,接下来的一天网上学习,孩子们都是兴致高昂,班级Q群里的视频与照片都留下孩子们对网上学习美好的印记。那一天,我在网课放学前,临时运用Q群直播室召开第一天上网课的小结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心情,有一个孩子说道:“我那天是从床上跳起来的,因为很兴奋,听了一天的网课,我听得津津有味,我要感谢讲课的老师,他们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知识。期待明天的网上学习。”听到孩子们一句句开心的话语,我之前担忧的心情一下子舒缓下来。后来,我也进行了自我总结:细节是开启学生心灵世界的钥匙。因为我在教育过程中发掘到孩子们上网课所需要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前做好这个细节,让孩子们上网课游刃有余,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就更大了。
许丹红是个有心人,全书78个案例写得活灵活现,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微乎其微的问题,而且能够独具匠心地解决问题,值得我借鉴运用。为了保持孩子们上网课的兴趣与积极性,我参考许老师第二章应对孩子的学习问题的方法-----大力挖掘积极因素。针对三年级孩子的个性特点,我制定以下激励方法:首先提出对孩子网上学习的晨读表现、课堂纪律与发言、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三方面的制度要求,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加分。再和孩子们玩起学习知识大比拼,看谁表现最积极,加分最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许老师所讲的这些临场应变技巧,不仅仅是能够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思考、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够灵活处理。作为班主任,我将不断学习,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学风优良,充满爱的班集体。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郭沛怡
《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是一所充满自然气息的学校。学校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并且在午饭时间,每个学生都要带“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海的的味道是鱼、红烧海味什么的,山的味道是蔬菜、肉什么的。这样,没有一个孩子说讨厌吃鱼吃肉,孩子们都在趣味中认真进食,没有一点挑食的坏习惯。孩子们在吃饭的同时,了解到了自然界的分类,哪些是属于海类的,哪些是山类的。校长用独特的吃饭方式让孩子们慢慢的且带着好感去亲近大自然。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看似很平凡,但却蕴含着极大的智慧。书中的校长小林宗先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中,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发展优质的儿童教育。作为未来的老师,从中学到很多。在儿童教育中,首先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们平视,并耐下心细细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然后,要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孩子的心灵是异常敏感脆弱的,要时刻呵护他们。最后,要开展第三课堂,带着孩子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让自然的美好从小就扎根在孩子的心中,教会他们要保护环境。这些儿童教育的注意点看似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其实,在儿童教育,初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儿童教育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但在中国的教育情况中,却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是建立在地基的基础上的,如若孩子们在儿童教育中被忽视而产生厌学、自卑等不好的状况,会大大的影响他们日后的初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儿童教育中的教育者使命堪重,但我相信,所有教师的细心都会得到最美好的回报。
教师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共进儿童教育,你我同行。
迎一片春来,等一场花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愿我们的读书分享会如三月的阳光明艳动人,如三月的花香沁人心脾,如三月的春风和煦美好。让我们心怀暖阳,笑迎春光共赴一场读书盛会。